收藏

中山舰事件

来源/Src: 中国上下五千年 > 第十二章 民国
作者/Au: [中国] 曹余章
字数: 1185字
原文

中山舰事件

自从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内革命热情高涨,革命形势有了巨大改观,但革命阵营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恼人的冲突。国民党右派一贯反对三大政策,因而在统一战线内部出现了联合与分裂、前进与倒退的严重纠纷。只是因为孙中山还健在,国民党右派不敢轻举妄动。

1925年3月孙中山不幸逝世,国民党右派瞅准时机,掀起了反左反共恶浪,使本已危机四伏的国共合作,更加岌岌可危。此时,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也日益猖獗,中山舰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1926年3月18日,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主任欧阳钟,以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的名义,向海军局转达蒋介石的命令,要求海军局迅速派两艘军舰开往黄埔,听候差遣。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签发调令,让宝璧、中山二舰舰长前去执行任务。19日早晨,两艘军舰奉命停泊在军校大门前,升火待命。刚巧当天下午有苏联顾问团要检阅舰队,李之龙便打电话报告蒋介石,说有考察团要检阅该舰,请示中山舰可否开回广州。蒋介石早已获悉情况,却假装糊涂地询问中山舰现在哪里。“它停泊在黄埔。”“哦?是谁的命令开去的?”“昨天晚上军校驻省办事处要的舰,说是奉校长面谕。”听到这里,蒋介石故意回答:“我没有要你开去,你要开回来就开回来好了。”李之龙虽然有些不明就里,但既是蒋介石亲口答应,便吩咐作战科长邹毅给中山舰代理舰长章臣桐发电报,命中山舰即刻返回省城。下午6点30分左右,中山舰回到了广州。

谁知这时,蒋介石和属于右派的孙文主义学会分子,借此事开始放出谣言,称“共产党要暴动”、“李之龙要造反”,还污蔑“共产派谋倒蒋、推翻国民政府,建立工农政府”等。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大举逮捕共产党人。3月20日凌晨,他密令部下逮捕李之龙、解除中山舰武装,下令广州紧急戒严,派兵包围了省港罢工委员会、苏联顾问和共产党人的住宅,以及广州市内的共产党机关,并扣押了军内国民党左派党代表和政治工作人员四十多人。

当广州市内一切布置妥当后,蒋介石就电令驻扎潮汕的第一军,将全军党代表撤销并驱逐。3月20日当天,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及毛泽东、周恩来等,向苏联顾问提议对蒋介石采取强硬态度,毛泽东同时要求通电讨蒋、削其兵权、开除其党籍。可是,当时正在广州的联共(布)中央委员、联共中央政治局使团团长布勃诺夫却决定妥协让步。这样,蒋介石的阴谋,就轻而易举地得逞了。

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得到中山舰事件的具体消息,已经是一周以后了。此时,中央对事变的指导,实际上已起不到任何作用。而布勃诺夫在回苏联途经上海时,还将自己造成的既成事实强加给中共中央。为采取补救措施,陈独秀不得不派张国焘到广州查明真相。

同时,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也到上海向中央汇报了事件的详细经过。中央马上做出了反击蒋介石的三条计划,并派彭述之立即到广州成立特别委员会来贯彻实行。但彭述之赶到广州时,广州国民政府的苏联高级顾问鲍罗廷已经先行遵照莫斯科的旨意,与蒋介石彻底妥协。中共中央最终只得同意了共产国际的意见。

蒋介石等人借助“中山舰事件”大肆反共,目的是夺取在广东的海军操控实权,清除军队中的共产党力量。此举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国民党右派势力分裂国共合作、企图夺权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