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来源/Src: 中国上下五千年 > 第十二章 民国
作者/Au: [中国] 曹余章
字数: 1645字
原文

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继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随即,广州、南京、无锡、宁波、杭州、福州、厦门、汕头等地,也开始大规模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年7月15日,在武汉的国民党领导人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实行“分共”,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至此全面破裂。持续了三年多的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失败了,原来生气蓬勃的中国南部陷入一片腥风血雨。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三十一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两万六千多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遭受到她成立以来不曾遇到过的严峻考验,她认识到:必须抵抗,必须要有自己的武装,必须要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

那时候,南方的绝大部分军队都控制在国民党手中,中国共产党所能掌握或影响的武装力量,主要集中在国民党人张发奎统率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中,其中包括贺龙、叶挺等部队,他们都分驻在江西北部。汪精卫实行“分共”后,立刻调动军队对这个地区采取包围之势,张发奎也表示在第二方面军高级军官中的共产党人,如叶挺等,须退出军队或脱离共产党。局势千钧一发,再不当机立断,仅有的这点革命武装力量必将完全断送。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7月底,周恩来和贺龙、叶挺一起,率领部队从武汉出发经九江到达南昌。因为没有来得及安营扎寨,就把当时南昌最大的江西大旅社整体包租了下来,作为官兵的下榻之所。在这里,前敌委员会定下了起义的时间——8月1日。起义军的服装标志是白天在脖子上佩戴红领巾,晚上在左胳膊上加系白毛巾。

这时,原在南昌创办、领导军官教育团的朱德,因对江西情况熟悉,工作条件便利,也已奉命返回南昌,为发动武装起义做准备。朱德不仅设法争取到了南昌驻军的一些军官,还通过各种关系了解到了南昌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兵力部署,并精心绘制出标明各军事要点的南昌市区图。

7月31日晚上,南昌的几位国民党团长接到了朱德的宴会请帖,都兴冲冲地赶到了佳宴楼。这是起义计划的一部分——拖住军官们。朱德热情地亲自给团长们夹菜、敬酒。团长们个个笑容满面,一边吃菜,一边喝酒、聊天、划拳。时间过得很快,朱德一看表,晚上9点多了。起义时间快要到了。

看军官们已经吃喝得差不多了,朱德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时间还早,大家都要尽兴,再去打几圈牌吧!”一听要打牌,军官们都兴高采烈。为了稳住这些军官,朱德在牌桌上还有意输了不少钱。牌兴正浓时,只见一个营长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说他接到命令,要他解除自己队伍的武装。军官们一听,有点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是好。客厅里鸦雀无声,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这时,朱德从容地站了起来,对大家笑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现在什么谣言没有?不要大惊小怪,打牌,打牌!”一个团长把椅子一推,站起来将信将疑地说:“也许是谣言,可是,我也听说今晚上可能要出事,还是回去看看吧!”

于是,一些军官走了。朱德猜测有人泄露了起义消息,内心十分焦急,就假装输了钱心情不佳,说:“今晚手气不好,不打了。”然后急忙赶到起义指挥部,告诉贺龙起义的消息已经走漏了。

原来是一个副营长叛变了。情况紧急万分,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下达了提前两小时起义的命令。只听寂静的南昌夜空一声枪响,接着是嘹亮的冲锋号声,起义部队像潮水一般冲向敌人。

有一首南昌民谣生动地描述了那天晚上的情形:

七月三十一,夜半闹嚷嚷,手榴弹,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响到大天亮。莫不是国民党又在兵变?莫不是伤兵老爷又在抢粮?噢嘿,我想到就害怕。

八一大天亮,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子兵在解决国民党。嘻哈,我快活笑嘻哈。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起义胜利后,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二十五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随后,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撤离南昌,挥师南下,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在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决议,决定以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8月1日从此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