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开国大典

来源/Src: 中国上下五千年 > 第十三章 新中国
作者/Au: [中国] 曹余章
字数: 1475字
原文

开国大典

国旗确定了,是鲜艳的五星红旗;代国歌也确定了,是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越来越近了!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会后,一列车队从勤政殿门口开出,车上坐着中央人民政府正、副主席和各位委员,绕中南海东门,仅五分钟车程就到达了天安门城楼后边。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就要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

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在前,其他领导人顺序跟上,缓步拾级而上,走向城楼。为了等候比他年迈体弱的领导人,毛泽东有意走走停停。这时,秘书叶子龙发现,别在毛泽东胸前的烫金红绸条不见了,他赶紧下楼找到钟灵,让他火速制作一个代表证送来。钟灵送红绸条的身影,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入镜头,见证了开国大典的一个小花絮。下午3点,当毛泽东带头走上天安门城楼,扩音器里传来了播音员的声音:“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了天安门!”顿时,天安门上下响起了一阵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站定,天安门广场已是沸腾的欢乐海洋。那天晴空万里,广场上红旗招展,三十万来自工、农、学、市民等社会各界的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在天安门广场激情等候。这时,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泽东站在麦克风前,他向广场群众、向观礼台上的同志和外国朋友巡视一周,挥手致意,随后,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泽东按动升旗电钮,军乐队高奏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二十八年。接着,毛泽东朗声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国策:“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林伯渠宣布阅兵典礼开始。阅兵总司令员朱德走下天安门城楼,乘着敞篷汽车,从天安门中间的门洞驶出,来到金水桥的南边。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向朱总司令致军礼,报告说:“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总司令检阅!”军乐奏响,朱总司令乘阅兵车检阅陆、海、空三军部队,他频频向全体指战员问候:“祝同志们健康!”指战员们齐声响亮回答:“祝总司令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万岁!万岁”的口号声此呼彼应。检阅完毕,朱总司令重登天安门城楼,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我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接着,在军乐声中,受阅部队以胜利之师的步伐,分列经主席台由东向西行进。海军两个排为前导,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在通过天安门主席台的东侧时,受阅部队齐刷刷地侧过脸来,向主席台行注目礼,同时行持枪礼。年轻的空军也出动了战斗机、蚊式轰炸机、教练机等十四架飞机,由东向西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全场掌声如潮,一浪高过一浪。

近三个小时后,阅兵式结束,天色已晚。此时,用信号弹组成的礼花照亮了夜空,群众游行随后开始。当游行队伍经过天安门时,“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口号声响彻云霄。迫切想看到毛泽东的游行群众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大量人流涌向金水桥边,停留在那里,只有靠后面的游行队伍才缓慢地将前面的人流推过天安门。群众游行一直持续到夜晚9点25分,这期间毛泽东很少入内休息,他坚守在主席台上,频频向人们挥手致意。游行群众激动地高喊:“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大声地回答:“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人民领袖与人民群众的亲切互动,成为开国大典上最为感人的一幕。

群众游行队伍离开天安门广场后,提着红灯穿越全城,新北京、新首都沉浸于狂欢之中。在当日和随后的几天里,获得解放的城市普遍举行了庆祝活动。普天同庆,共迎新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