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名著档案

字数: 3971字
原文

名著档案

作者简介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20世纪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他与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一样,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反法西斯暴力的人道主义者。1952年,他创作出了自己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两年后又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另有著名的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非洲的青山》和《乞力马扎罗的雪》等。更多信息>>

作者趣闻

★海明威在一次跟朋友莫利·卡拉汉进行拳击赛时,把嘴巴伤了。海明威把鲜血吐在卡拉汉的脸上,说:“斗牛士在受伤时就是这样做的,以显示对对手的蔑视。”

★根据很多海明威的传记和参考资料的记载,他身高约183厘米,体重一度达到118千克。他的肌肉发达而健壮,但是在他到达中年时已大腹便便。他有深棕色的头发,棕色的眼睛,在23岁时开始留小胡子。50岁时,他开始蓄灰色的胡子。他的额头上有一道疤痕,这是他在巴黎醉酒时弄的(至今很多人认为他当时在厕所要冲马桶,不小心把一道天窗拉到了自己的头上)。他一直都近视,但由于过度自负,他一直不肯戴眼镜,直到32岁才有所改变(但在照片中还是很少看到海明威戴眼镜)。他喜欢网球、拳击、钓鱼以及打猎。

★很多人都知道海明威非常憎恶纽约市,但却不知道原因。

★尽管海明威对于其家乡奥克帕克并没有好感,但奥克帕克的人们对海明威的评价却很正面。奥克帕克现在还有一个海明威博物馆,每到夏天还有“海明威节”。

★《老人与海》曾数次被改编成电影,其中最著名的是1958年10月7日上映的版本,其中桑迪亚哥由斯潘瑟·特雷西饰演,曼诺林由菲力普·帕佐斯饰演,这部影片在第二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摄影奖的提名。不过,海明威本人并不认同特雷西的扮演,他甚至把特雷西称为“肥猪油”。

背景链接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定居古巴时创作的作品,据说整部小说完稿只用了八周时间。不过,最初发表时,海明威并未署真名,而是以匿名方式发表在《生活》杂志上。小说发表之后,其简洁的叙事风格、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以及扑朔迷离的象征意义很快就吸引了读者。可是,作者究竟是谁呢?这极大地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当《生活》杂志向读者公开作者的名字后,这个谜底才被揭开。当小说以单行本出版后,于两天内便创造了530万册的销售奇迹。

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人物介绍

圣地亚哥

在小说的开头,海明威对老渔夫的生活环境做了生动的描述,一个消瘦憔悴,颈脖皱纹很深,脸腮上长满褐斑的老人就跃入了读者的视线。他身上的一切都很古老,老得像沙漠地里的古老蚀地,他孤独,几乎没有任何朋友除了一个小男孩。但是他的眼睛像海水一样蓝,充满着欢乐。即便是在他连续84天没有任何收获的情况下,在别人的嘲笑之下,他依然坚信会捕到大鱼的。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老人的品质也一步步得以体现。

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特征和海明威有几分相似。年轻时期的海明威好胜,有很强的进取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明威已到中年,他的精力和创造力也随之减退。在海明威的内心世界,他很烦躁,但绝不失去希望和自信。当然了,也不会轻易放弃的。老人圣地亚哥这个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品质恰是海明威最为欣赏的。海明威不仅描写了老人的坚强意志,而且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那就是对真诚的友谊和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这部分正是小说中最为精彩的部分。老人唯一的朋友就是小男孩,他们两人相亲相爱,相互依存,相互照顾。当老人在捕鱼时,他曾几次叫小男孩的名字,足以证明小男孩可以给老人信心和力量。此外,老人心中的家就是大海,在那里他可以找到友谊和深爱的东西。老人爱大海,他把大海看作是一位仁慈的,美丽的女性;他把鸟、鱼和海风看作是他的朋友。有时候,他跟他的朋友聊天,他也会喃喃自语。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出老人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就算是对大马林鱼,老人的情感也是一直在变化的。刚开始,老人是兴奋的,因为他终于可以结束他的噩运了,而且这样一条大鱼可以为他赚很多钱;但是渐渐地老人开始欣赏马林鱼的智慧和毅力了,甚至把它当作是一个伟大的敌人;到最后老人被感动了,他为马林鱼的死而感到难过。

圣地亚哥带着战利品返回途中,不幸又碰到鲨鱼群的围攻,老人在与鲨鱼群的搏斗中同样表现出硬汉子的“硬”。面对成群结队的鲨鱼群的围攻,老人用“坚定的力量和狠毒无比的心肠,在几乎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与鲨鱼搏斗”,下定决心“我要跟它们斗到死”。所以老人不惜拿出血本,动用手头所有的武器去敲打去揍死迎面而来的鲨鱼。圣地亚哥同鲨鱼的搏斗比追捕大马林鱼还要惊险,当凶狠贪婪的鲨鱼接二连三地来围攻大鱼时,本已精疲力竭的老人,为了保存自己的劳动果实,重新振作起来,奋不顾身地迎战鲨鱼。开始他用鱼叉对付,鱼叉被受了伤的鲨鱼带走了,他就用绑在桨上的刀一个一个地结果它们,这时他满手血污,疲惫不堪,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而且鱼叉被带走了,刀子折断了,还有许多鲨鱼来围攻,老人仍然坚强不屈地支撑着。他在心里说:“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办法去揍死它们”。夜里大群鲨鱼又来纠缠,老人在没有锐利武器的情况下仍然奋力拼搏,他的大鱼虽然被吃光了,但鲨鱼被他打得不是死亡便是负伤逃窜。在这里,海明威运用反衬法来刻画圣地亚哥的性格。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面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小说多次写鱼的凶猛有力,用以衬托老人的坚毅顽强。作品竭力渲染鲭鲨的凶残和星鲨的贪婪,年迈体衰的老人正是在同这些强暴者的搏斗中,焕发出“硬汉子”精神的夺目光辉。虽然最后他失败了,但仍不愧是个英雄。圣地亚哥的那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是对“硬汉子”精神的高度概括。

即便如此,他也有人性的弱点,那就是无主见和冷漠。这点在老人与鲨鱼和大马林鱼的对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老人几次提及小男孩,就证明他也需要有人给他信心和支持。所以老人不是是神圣的,他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马诺林

马诺林这个角色虽然在小说中着笔甚少,但他却出现在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从结构上看,马诺林从小说一开始就出现了;当圣地亚哥只身在海上时,他又出现在老人的思想意识里;老人捕鱼归来,马诺林又去安慰他、陪伴他。从社会关系上看,小孩马诺林是圣地亚哥的徒弟。他们彼此非常了解、亲密无间。老人丧妻无子,生活全凭马诺林照顾。从与老人出海捕鱼这一事件上看,马诺林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他离开了老人的小船,才使老人独自一人出海;老人出海,又是马诺林去送行,老人归来后,又是马诺林去照顾他,给他送饭,同他讨论以后的打算。由于他决定回到老人的船上,使得这一捕鱼事件同以后的事件之间有了明显的分界。可以说,没有小孩马诺林,老人圣地亚哥的故事无法开始;没有小孩马诺林,老人的故事也无法结束。既然马诺林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辅助角色,那么对他的研究就必须同主人公圣地亚哥联系起来。尽管评论者以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圣地亚哥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有细微的差别,但对这一人物的勇气、忍耐、执着及其悲剧性却是众口一词的。

小孩马诺林这个角色在《老人与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他帮助主要角色圣地亚哥获得了真正的谦卑的品质,完成了由个人英雄主义向团结互助精神的回归。这些“浑圆化”步骤的实现,不仅使圣地亚哥这一形象丰满起来,而且使他更适于作一个悲剧的主人公。其次,通过象征的手段,马诺林还帮助传达出了《老人与海》的两个次主题,即关于青年和老年的寓言,关于个人主义和团结互助的寓言。再次,在小说悲剧氛围的营造中,马诺林这一角色起着积极的作用。他帮助制造了悲剧所需要的孤独感,激起读者对圣地亚哥的同情怜悯;他又以主观客观两种形式与圣地亚哥构成对比,加深了我们对老人的同情和怜悯。最后,在确定《老人与海》的基调时,马诺林也起了关键作用。在老人安全归来这一客观事实基础上,他作为人间友爱和年轻一代的象征,将小说的方向对准未来,对准积极的乐观主义。

作品评价

★著名评论家贝瑞生说:“《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乐曲,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但是任何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却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

★英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在其名作《现代小说:九十九本佳作》中高度评价了《老人与海》的艺术成就:“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

艺术风格

《老人与海》具有简洁、凝练的艺术风格,同时又具有典型的现代派艺术特征。

★叙事风格简洁。海明威简洁的叙事技巧和风格在《老人与海》中得到集中体现,克服了传统英语文学叙述拖沓、文句冗长的缺点。海明威不仅将多余的修饰词和一切不必要的细节略去,尽量保持小说语言、人物言行和故事情节的简洁,还赋予这些简洁的句子多重意蕴的象征内涵。

★思想内涵深刻。尽管没有繁琐、多余的细枝末节,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但海明威的作品内涵并不单一、贫乏,其象征色彩和寓言化特征使他的作品可以进行多重解读。《老人与海》看似是一部简单的叙事小说,可实际上却蕴涵着多重意蕴,其讨论了人与厄运的较量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主题。

★运用内心独白、意识流和象征手法。桑迪亚哥梦境中的主要内容展现了他潜意识里的许多无法实现的渴望和对往昔的回忆。这些梦境对一个饱尝生活辛酸的老人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安慰;梦境中的狮子也可视为他的“硬汉”精神的化身。同样,桑迪亚哥与鲨鱼的搏斗,虽然过程艰辛,结果悲惨,但其矢志不渝的坚定决心和毅力恰恰像是一个人在维护自己坚定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