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附录:海明威小传

字数:5179字
原文

附录:海明威小传

1899年7月21日上午8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奥克帕克。他生下来时体重即达9磅半(4.3千克),高23英寸(58.4厘米),是新教徒克莱伦斯·爱德蒙兹·海明威和葛瑞丝·霍尔·海明威的第二个孩子。在海明威7个月大时,他们全家搬到了密歇根的瓦隆湖,在那里建了一所农舍,并把其命名为温德米尔,此后他们常常在夏天时到那里去度假。

海明威的童年时光大多是在温德米尔度过的,他在那里吃、睡、游玩,尽吸山林之气。他小时候最喜欢读的是图画书和漫画书,平日也喜欢听故事,并酷爱模仿故事中自己喜欢的人物。海明威对缝纫也很感兴趣,他母亲曾说:“他喜欢缝制东西,他常想为他爸爸缝一件衣服。他喜欢缝爸爸的裤子,有一条裤子是给他补着玩的。”他喜欢各种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他会跟自己的玩具说话,并把它们拟人化。他一直渴望能有个小弟弟,1902年4月在妹妹娥苏拉出生时,他哭着说:“我想,也许耶稣明天会送个小弟弟给我的。”

海明威的母亲一直希望能生下一对双胞胎,但事与愿违,她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为了安抚自己,她让小海明威穿上粉红色的方格花布衣,并戴上一顶饰有花朵的宽边帽,还给他换了姐姐玛西琳的发型,把小海明威打扮得跟玛西琳一样,并为他们拍了一张合影,称他们为“双胞胎”。

海明威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音乐上有所发展,但海明威却承袭了父亲的兴趣,如打猎、钓鱼和在森林中露营等。由于海明威从小多在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因此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令他一直都很热爱大自然,到了晚年,他为了能与大自然接触而时常到渺无人烟的地方旅行。

从1913年9月到1917年6月,海明威在奥克帕克及河畔森林高中接受教育。他在学业和体育上都很优秀:他擅长拳击、足球,在英语方面的过人天赋尤为突出。初中时,他曾为两个文学报社撰写文章。升入高中后,他便成为了学报的编辑。有时他会使用“小拉德纳”这个笔名写作,以纪念他心目中的文学英雄拉德纳。

高中毕业后,海明威面临着大学、战争和工作的挑战。虽然父亲要他与玛西琳一起上奥柏林大学,而他本人也曾希望能与同学和好友一起上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然而他却放弃了入读大学的机会,转而到《堪城星报》做了一名记者,从而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那一年海明威才18岁。虽然他在《堪城星报》仅仅工作了6个月,但由于这家报社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非常重要,并雇用了很多才华横溢的记者,而每个记者几乎都怀着同一个梦想——写小说。故在这种氛围下,海明威渐渐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由于海明威深受《堪城星报》写作风格(用简洁的句子、短的段落做文章开头,用强有力的英语,用正面的思想)的影响,因此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一直以简洁著称。在海明威诞辰一百周年时,《堪城星报》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称其为100年来该报历任记者中的第一名。

后来,海明威不顾父亲的反对,辞掉了记者一职,尝试加入美国军队以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情况。海明威是条典型的美国硬汉,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芬德教授曾说:“他身材结实、宽肩膀、头形端正、有深棕色的头发和小胡子。”本来,以海明威这么好的身体条件,应该可以入伍,但由于他的视力有缺陷而导致了身体检查不合格,后来他被调到红十字会救伤队工作。在前往意大利前线途中,海明威曾在德国炮火轰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没有选择在安全的旅馆中住下来,而是尽可能地接近战场。

到达意大利前线之后,海明威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在他到达那里的第一天,米兰附近的一座弹药库爆炸了。海明威给《堪城星报》写道:“这座弹药库的爆炸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受火的洗礼,我们把伤兵抬进来,跟在堪萨斯综合医院的情形一样。”海明威受命搜索附近田野里因爆炸而抛落下来的尸体,他发现他们找到的女尸多于男尸。那一次看到的情景令海明威感到十分震惊。

1918年7月8日,海明威在输送补给品时受伤,结束了他的救护车司机的工作。他当时在奥地利的堑壕被迫击炮炮弹击中,尽管自身负伤,他仍把一名意大利伤兵拖到了安全地带,后来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质勇敢勋章。

后来,海明威在米兰的一个美国红十字会医院工作,由于没有什么娱乐,他常常以读报和喝酒消磨时间。在这里,他结识了来自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护士安格妮·库洛斯基,她比海明威足足大了6岁。海明威爱上了她,但后来因为海明威要返回美国,他们的关系就这样终止了。安格妮并没有跟海明威一块返美,而是同一名意大利军官缠绵在了一起。这件事在海明威的记忆中一直挥之不去,并成为了他早期小说《永别了,武器》的创作灵感。后来,海明威更把自己当作小说中的主人公,谬称自己获得了意大利军队的中尉军衔,并且参加了三次战斗。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回到奥克帕克。由于禁酒令的关系,1920年,他迁往安大略省多伦多的巴瑟斯特街1599号的一所公寓居住,并在《多伦多星报》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在那里是一名自由作家、记者和海外特派员。

从1920年到1921年,海明威在芝加哥北部居住,并为当地的一家小报社工作。1921年,海明威迎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查德森。同年9月,海明威夫妇迁往芝加哥北部迪尔伯恩北街1239号的一所狭窄的三层公寓居住。哈德莉认为这座公寓太过于昏暗和令人沮丧,于是在1921年12月,海明威一家迁往国外。

他们听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劝告,在巴黎安顿了下来。安德森为他写了一封介绍信给格楚特斯坦,后来格楚特斯坦成了海明威的良师益友,并引导海明威积极参加“巴黎现代主义运动”。然后他们移居到蒙巴纳斯区,这里成为了美国移民“迷失的一代”的开始。

海明威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发表于1923年),由罗伯特·麦卡蒙在巴黎出版。同年,他们一家回到多伦多做短暂逗留,在那时,海明威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取名约翰,并请格楚特斯坦做约翰的教母。因为要支撑整个家庭的开支,海明威逐渐变得忙碌起来,并开始对《多伦多星报》的工作感到厌倦,1924年1月1日海明威辞去了这份工作。

海明威凭借其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发表于1925年)初登美国文坛。对于海明威来说,这部作品极为重要,它一再显示的简洁的写作风格亦为文坛所接受。

1925年4月,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两星期后,海明威在丁哥酒吧遇见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相识之初,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常常对说共饮,彼此分享写作心得、交换手稿,菲茨杰拉德也表示希望海明威能在文坛上有更大的成就,但后来他们的关系逐渐冷却,并开始明争暗斗。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洁尔达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海明威,她曾公开形容海明威为“假货”和“骗子”,并声称他看起来很有大男子气概,其实也只是外表而已。她声称海明威为同性恋者,并谴责丈夫与海明威一起参与社交活动。

海明威第一部成功的小说是《太阳照样升起》(发表于1926年),是他在最喜爱的咖啡馆“丁香园”用6个星期完成的,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式的小说。小说非常成功,广受好评,其创作灵感是在海明威读过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手稿之后萌生的。

1927年,海明威与哈德莉·理查德森离婚,并另娶宝琳·费孚为其第二任妻子。费孚来自阿肯色州,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此外,她也是一名临时的时装记者,为《名利场》和《时尚》这类时尚杂志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海明威开始转而皈依天主教。同年,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出版,其中的《杀人者》是海明威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1928年,海明威与宝琳迁往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开始了两人的新生活。可是,他们的新生活不久便被一件悲惨的事情给打断了。

1928年,海明威的父亲克莱伦斯因承受不住糖尿病和债务的折腾,用一把美国内战时期的手枪自杀了。这件事对海明威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在获悉父亲自杀一事之后,他立即回到奥克帕克为父亲安排后事,此时他想起在天主教中自杀是要下地狱的。不久,黑太阳出版社创立者哈里·克罗斯比——也是海明威在巴黎认识的朋友——亦自杀身亡。同年,海明威的次子派翠克出生在堪萨斯城,母亲历经多番阵痛之后,医生终于成功地剖宫取出婴儿,有读者指出《永别了,武器》中对此情景有所记载。《永别了,武器》描写的是一个名叫弗雷德里克·亨利的美国士兵与一位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利之间的浪漫故事。这部小说以自传体写作而成,故事情节的灵感明显来自海明威在米兰与护士库洛斯基之间的关系。而小说中凯瑟琳产前阵痛的创作灵感却来自海明威的次任妻子宝琳生次子派翠克前的痛楚。《永别了,武器》的出版大获成功,它为海明威解决了当时的财务困难。

后来海明威终于听取了约翰·多斯·帕索斯的劝告,于1931年迁往基韦斯特。在那里,海明威常与好友沃尔多·皮尔斯到海龟(地名)附近钓鱼,到著名的“邋遢乔酒吧”闲逛,偶尔会到西班牙旅行,为《午后之死》和《胜者一无所获》收集资料。1940年,即九年之后,海明威与宝琳·费孚的这段婚姻结束。1950年开始,海明威进入了人生中的另一个阶段,他在这个阶段所写的作品数量占到了其一生中所有作品的70%。

1932年,《午后之死》这部关于斗牛的书籍正式出版。人们对于《午后之死》的评价各有不同,有些人认为这本书像一本斗牛士的斗牛技巧手册,甚至可以说是对死亡、艺术和高贵之间关系的思考。

1933年秋天,海明威跟随一个狩猎旅行队到肯尼亚的蒙巴萨、内罗毕、马查科斯以及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曼雅拉湖周围和现在塔兰吉雷国家公园所在地的西部及南部打猎,猎物大多为象、狮子、老虎等陆栖大型动物。1935年出版的《非洲的青山》就记载了他那次到非洲旅行的经历,而《乞力马扎罗的雪》和《法兰西斯马康伯快乐而短暂的一生》则是根据他在非洲的经历写成的小说。

1937年,海明威受命到达西班牙,为《北美报业联盟》报道有关西班牙内战的战况。那时,由于海明威不顾警告,不断报道法西斯主义者的丑事,甚至左派共和军的丑事亦逃不出其笔端,终于导致与约翰·多斯·帕索斯友情的断裂。此后,海明威与另一位记者马修斯成为了朋友。同时,海明威亦开始怀疑其所信仰的天主教,他最终脱离了天主教教会。那场战争也导致了海明威第二次婚姻的破裂。

在这段时期,海明威的身体健康问题接踵而至:他染上了炭疽病、眼球被割伤、额头弄出一道很深的伤口、患上流行性感冒、患上牙痛、生痔疮、患上肾病、鼠蹊肌肉被拉伤、手指被意外割伤(其伤口深至骨头)、车祸时把手折断等,还曾在骑马穿过怀俄明州的森林深处时失手,伤及脸部和脚。

美国在1941年12月8日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明威要求加入海战。他将他的渔船比拉号改装为侦察船,在古巴近海进行搜索德军潜艇的工作。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开始写他的《伊甸园》,而他一直都没能完成该作品,在他逝世后的1986年其删节本才得以出版。他的很多时间都是在一个名为阿恰罗利的意大利小镇上度过的,在那里,人们常常看到他手拿酒瓶四处闲逛。四年后,海明威与玛莎(第三任妻子)离婚,并另娶其在海外认识的战时通讯记者玛丽·维尔许·海明威为妻。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之后的作品是《渡河入林》(创作于1950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威尼斯为背景。由于海明威当时迷恋着一个年轻的意大利女孩,因此他的《渡河入林》描述的是一个战时的陆军上校与一个年轻女孩之间的浪漫故事。这本小说引来了很多负面的批评,他们大多批评海明威庸俗、文体不当或多愁善感,甚至讥讽他江郎才尽。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批评海明威,《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就曾表示:“没有《渡河入林》,就没有《老人与海》。”

1952年,《老人与海》出版,海明威对这部中篇小说的成功极为满意,据此他获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两项殊荣。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却表现得异常谦逊,并提及丹麦作家凯伦·白烈森,说若把这奖项颁给美丽的作家伊莎·丹尼森,他会更高兴。这些奖项令他在国际上重拾声望。

此后,噩运再一次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第二次遭遇飞机失事,因而受了重伤。他扭伤了右肩、手臂和左腿,并导致了严重的脑震荡,他的左眼暂时失明,左耳也暂时失聪,括约肌瘫痪,脊椎骨严重受伤,肝脏、脾脏和肾脏破裂,脸部、手臂和腿被严重烧伤。一些美国报纸还误发了海明威的讣告。

此外,一个月后,他更是在一次森林大火中受重伤,双腿、前躯干、双唇、双手前臂严重烧伤。这些痛楚一直延续了很久,令他无法到斯德哥尔摩领受诺贝尔奖。

后来他找到了一些1928年写的手稿,重新整理为现在的《流动的飨宴》,重现了一点点希望。他的身体看起来好像是恢复了,但酗酒问题还是困扰着他。他的血压和胆固醇极高,他患的主动脉炎及其意志消沉的情况因酗酒而恶化。

1959年,古巴革命推翻巴蒂斯塔政权后,外国人拥有的资产全被没收,因而迫使很多美国人返回美国。海明威选择再停留一段时间。人们普遍认为海明威与菲德尔·卡斯特罗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曾声明支持该次革命。

1960年2月26日,海明威向出版社要求出版斗牛故事《危险夏日》未果。于是他和妻子玛丽向朋友——《生活》杂志的主编威尔·朗要求离开巴黎并回到西班牙。海明威说服威尔·朗出版他的小说,并顺便加上插图。1960年9月5日,故事的第一部分刊登在《生活》杂志上。

后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岂彻姆市接受了高血压及肝脏方面的治疗——并因为其患有忧郁症和偏执狂也接受了电痉挛疗法,后来有人认为可能就是因为海明威接受了电痉挛疗法而加快了他自杀行为的发生,因为据称在接受治疗后他严重失去了记忆。他的体重亦减轻了很多,他身高约183厘米,这时却只有77千克。

海明威曾于1961年的春天试图自杀,于是再次接受电痉挛疗法。在他62岁生日前3个星期——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岂彻姆市自己的家中,用一把从地下室贮藏库里找来的双管猎枪自杀。妻子听到枪声,立即下楼查看,当时海明威已面目全毁,只剩下嘴巴与下巴,法医最后认定为擦枪走火。法庭裁定他最后的行为任何人都无须负责,并以天主教的仪式把他埋葬。有人认为海明威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在写作上对自己要求很高,后来发现自己的作品再也无法达到《老人与海》那样的水平后,就陷入了绝望,虽曾试图靠深海捕鱼、打猎、饮酒等来分心,但一切都是徒劳,最后才要自杀。

海明威被葬于爱达荷州岂彻姆市最北部的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