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

[中国·民国·当代] 孙犁

(1913-2002)

别名:孙芸夫,孙树勋

外文名:Sun Li

籍贯:河北省衡水市安平

职位: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理事、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类别:散文家,小说家

主要作品:《荷花淀》《芦花荡》

主要成就:“荷花淀派”创始人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代表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

展开阅读 ▼
主要成就

个人荣誉

孙犁长期从事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作为《天津日报》的创始人之一,开创了《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热心扶持青年作者的传统,培养了刘绍棠等大批知名作家和业余文学创作骨干,被誉为“我国报刊史上一代编辑典范”。

《孙犁散文选》荣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远道集》《谈作家的素质》《耕堂序跋》连续3次获鲁迅文艺奖。20世纪80年代获全国老编辑荣誉奖。

人物评价

孙犁的作品和人格赢得了许多读者及同行的称誉:

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读了孙犁的作品后写道:这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

作家铁凝:孙犁"不以急功近利的一时效应,来代替文学特有的使命"。

作家莫言:“按照孙犁的革命资历,他如果稍能入世一点,早就是个大文官了;不,他后半生偏偏远离官场,恪守文人的清高与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作家茅盾:孙犁有他自己一贯的风格。《风云初记》等作品,显示了他的发展的痕迹。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绘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一文)

展开阅读 ▼
人物生平

1913年5月11日(农历癸丑年四月初六),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孙犁出生后,母亲无奶,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后煮成糊喂他。因此他幼年身体较弱,且有惊风疾。

1919年,孙犁入本村小学读完初级小学。1924年,孙犁跟随父亲到安国县城上高级小学。因孙犁就读的学校,图书丰富,故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如鲁迅和文学研究会中的叶圣陶、许地山等作家的小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多种杂志和儿童读物。学习期间,他阅读的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26年,孙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北方一相当有名的私立学校)。在育德中学初中部(4年)读书期间,孙犁即开始在校刊《育德月刊》发表作品,如短篇小说《孝吗?》《弃儿》,独幕剧《顿足》等。

升入高中后,他阅读了当时正在流行的社会科学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文学作品。对文艺理论发生浓厚兴趣,看了不少有关的著作。并开始写这方面的文章,如发表在《中学生》上的论文《<子夜>中所表现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的性质》等。

1933年,孙犁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在家赋闲。翌年春,父亲托人在北平市政府工务局为他谋得一雇员职位。由于公务不多,他经常到附近的北平图书馆看书或到大学旁听,用笔名“孙芸夫”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由于屡屡请假,加上局长易人,几个月后他便被免职。又经父亲托人,在北平象鼻于东坑小学当事务员,一年后辞职回家。

1936年暑假期间,孙犁经同学侯士珍、黄振宗介绍,到安新县同口完全小学当教员,教六年级语文和一年级自然。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1937年冬抗日战争爆发,他加入抗战工作所做的第一件工作是编写了《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的小册子,指导敌后的抗日宣传工作。接着他又选编了《海燕之歌》,搜集国内外的进步诗歌,汇编出版,激励人们的抗日斗志。他选编了《现实主义文学论》,将他前几年学习的社会科学和革命文学理论整理摘录出版。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了《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两篇论文。《关于墙头小说》《谈诗的语言》等理论文章和十几万字的《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标志着他对文艺理论的深刻思考,对解放区群众文艺创作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1938年秋,在冀中区办的抗战学院任教。1939年春调阜平,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此后,在晋察冀文联、《晋察冀日报》、华北联大做过编辑和教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41年回冀中区参加编辑群众性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并写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后改名《写作入门》《文艺学习》,多次重印)。

1942年以前,孙犁的主要兴趣在于搞文学理论和批评,此后他的兴趣点转移到文学创作上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发表了《走出以后》《丈夫》《第一个洞》《春天,战斗的外围》《他从天津来》等十多篇作品,其中《丈夫》还获得了边区鲁迅文艺奖1942年第三四季度奖。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短篇小说《荷花淀》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后,重庆《新华日报》和各解放区的报纸转载,新华书店发行单行本,香港的书店也予以出版。孙犁小说荷花一样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坛广泛的关注。他的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风云初记》等,开启了中国“诗化小说”的先河。其中,《荷花淀》《芦花荡》分别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一、之二”。

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同时继续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写于50年代初。

1956年3月的一天,孙犁正在写作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写成于1956年)的第十九节。午睡起来,因眩晕摔倒——长期的劳累引发了一场大病,这一病就是十年。期间因病长期搁笔,但他以《天津日报》副刊《文艺周刊》为阵地,发现和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这个时期,他还写有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

后来经过多方医治,孙犁逐渐康复,又欲重新开始写作。然而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突然到来,孙犁的创作遂被再次打乱。

1977年7月,《人民文学》杂志编辑向孙犁约稿,他写了《关于短篇小说》发表于该刊第八期,由此复出。这个时期,他的小说写得少了,除一束《芸斋小说》外,他把时间大多用在了研读古籍,写作散文、杂文上。从1979到1995年,他先后出版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10个作品集(此10部作品集为“耕堂文录十种”)。除个别篇章外,大部分写于1976年12月到1995年5月这20年间,且大多为散文。这些作品所显示出的旺盛的写作实力和富有个性特色的思想艺术使他重新引起文坛关注,人们把“文革”前的孙犁称作“老孙犁”,而把“文革”后的孙犁称作“新孙犁”,并且对他进行了种种的解读。然而,孙犁却在《曲终集》之后隐退彻底告别文坛。

孙犁晚年身体一直有病,但就是不肯去医院,怕受折腾(指反复检查)。1995年5月的一天,孙犁下楼散步,偶感风寒,引起老年病(主要是前列腺症状)。从此,他辍笔不再写作,也不阅读报纸,完完全全地进行疗养。1998年10月,孙犁病情再度加重,住进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这时,他已经生活不能自理了,完全依靠护理人员照料一切。

就这样,孙犁在病榻上缠绵了将近4年。2002年7月11日,孙犁逝世,享年90岁。

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