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中国·当代] 余秋雨

(1946-)

外文名:Yu Qiuyu

籍贯:浙江余姚

类别:散文家,学者,作家,教授

主要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戏剧理论史稿》等

主要成就: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 ),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余秋雨以擅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

展开阅读 ▼
主要成就

创作特色

第一,余秋雨先生在写作散文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一切能够用学术方式表达清楚的各种观念,他早已在几百万言的学术著作中说清楚。因此,他写散文,是要呈现一种学术著作无法呈现的格调,那就是白先勇先生赞扬他的那句话:“诗化地思索天下”。他笔下蕴藏的“诗化”灵魂,是“给一系列精神悖论提供优美的仪式”。

第二,余秋雨先生写作散文前已经有过深厚的人生体验。他出生在文化蕴藏深厚的乡村,经历过十年浩劫的家破人亡,又在灾难之后被推举为厅局级高校首长,还感受过辞职前后的苍茫心境,更是走遍了中国和世界,把这一切加在一起,他就深知中国的穴位何在。因此,他所选的写作题目,总能在第一时间震动千万读者的内心。即使讲历史、讲学问,也没有任何心理隔阂。这与一般的“名士散文”、“沙龙散文”、“小资散文”、“文艺散文”、“愤青散文”有极大的区别。

第三,余秋雨先生在小说、戏剧方面的创作,皈依的是欧洲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通俗象征主义”美学。诚如他在《冰河》的“自序”中所说:“为生命哲学披上通俗情节的外衣;为重构历史设计貌似历史的游戏”。更大胆的是,《空岛》的表层是历史纪实和悬疑推理,而内层却是“意义的彼岸”。这种“通俗象征主义”表现了高超的创作智慧,成功地把艰深的哲理化解在人人都能够接受的生动故事之中。

获奖记录

2014,全国美术书籍金牛杯金奖(书法集)

2010,台湾桂冠文学家奖(设立至今几十年只评出过五位)

2006,全球数据测评系统推荐影响百年百位华人奖

2002,马来西亚最受欢迎华语作家奖

2002,台湾白金作家奖

2001,香港电台最受听众推荐奖

1998,北京《中关村》“最受尊敬的知识分子”奖

1997,台湾读书人最佳书奖

1995,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

1993,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2,中国出版奖

1991,上海优秀文学艺术奖

1986,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1984,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

人物评价

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他的著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华人社区的读书会读得最多的作品。他创造了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罕见的向心力奇迹,我们应该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白先勇评)

余秋雨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贾平凹评)

北京有年青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金庸评)

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余光中评)

余秋雨先生每次到台湾演讲,都在社会上激发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与听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高希均评)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三次来美国演讲,无论是在联合国的国际舞台,还是在华美人文学会、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或国会图书馆的学术舞台,都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新的桥梁。他当之无愧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评)

秋雨先生的作品,优美、典雅、确切,兼具哲思和文献价值。他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正用得上李义山的诗:“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纽约人文学会共同主席汪班)

展开阅读 ▼
人物生平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浙江省慈溪市)。

1957年-1963年,先后就读于上海新会中学、晋元中学、培进中学至高中毕业。

196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入学后以下乡参加农业劳动为主。

1968年,被下放到27军军垦农场服劳役,条件艰苦;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被迫赴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6年,论著《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年,出版论著《戏剧理论史稿》,该作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

1984年,凭借《戏剧理论史稿》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

1985年2月,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同年,发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

1986年,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选为“上海十大高教精英”;同年,凭借《戏剧审美心理学》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1987年,论著《艺术创造工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作品包含了作者对于艺术创造过程的思考。

1991年7月,获准辞去一切行政职务、荣誉职务、挂名职务,开始从西北高原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

1992年,出版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该作品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

1994年,凭借《戏剧理论史稿》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同年,论著《文明的碎片》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作品的主旨是分清和审视“什么是蒙昧野蛮,什么是文明”。

1995年,出版散文集《山居笔记》。

1996年,出版文集《信客》。

1998年,出版散文集《霜天话语》。

1999年,开始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考察。

2000年,出版散文集《千年一叹》《千禧之旅》,其中,在《千年一叹》中,作者记述了考察世界古老的经历。

2001年,出版散文集《行者无疆》,该作品中,作者考察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比较了中华文明的缺失。

2002年,因《行者无疆》获得台湾白金作家奖;同年,完成散文集《出走十五年》,该作品记述了作者15年中对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的考察。

2004年3月,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的设计、研讨和审核;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文化精英”“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同年,出版散文集《笛声何处》,该作品讲述了昆曲的兴衰过程,同时对昆曲剧目的四大代表作《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进行了解读。

2005年,出版论著《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其中,《艺术创造论》以散文化的语言在阐述关于艺术创造中的学术问题。

2005年—2008年,被香港浸会大学聘请为“健全人格教育工程”的“奠基教授”。

2006年,出版论著《中国戏剧史》。

2007年,出版散文集《千年文化》。

2008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决定为“余秋雨大师工作室”赠建办公小楼。

2010年3月,获颁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5月21日,参加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的发布仪式,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对话,对话中发言的标题为《驳“文明冲突论”》。

2011年9月16日,被兰州文理学院特聘为兼职教授。

2012年10月1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成立“秋雨书院”,任院长;同年,出版散文集《何谓文化》、文化随笔《中国文脉》,其中《何谓文化》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阐释了“何谓文化”。

2013年6月,将之前著作《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改写为《吾家小史》,该作品讲述了余秋雨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描写了现代中国一个普通家庭百年间的悲喜沉浮,以及余秋雨的心灵成长历程。

2014年4月,《余秋雨学术六卷》出版发行;10月,文集《秋雨合集》二十二卷出版发行;10月28日,出任上海图书馆理事长;同年,出版长篇小说《冰河》、文集《北大授课》,其中,《冰河》讲述一个在生命绝境中诞生的爱情故事。

2015年3月,应邀在中国台湾从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到高雄市进行“环岛巡回演讲”;4月,悬疑推理小说《空岛》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作品讲述秀才岑乙、黑衣人何求、赵府主人之女赵南等人的命运因为和珅追求海盗王直的宝藏而互相牵连的故事。

2016年1月,文集《余秋雨散文》出版,该作品除选择早期散文外,还收录了的散文,如《中国文化为何长寿》《中国文脉》《祭笔》等;9月,卸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荣誉院长、特聘教授;11月,被选为世界余氏宗亲会名誉会长。

2017年6月,散文集《泥步修行》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作品中,作者把修行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大环节,并由此构成本书的三个部分;8月,文集《门孔》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作品记录了作者与谢晋、巴金、黄佐临、章培恒等文化名人的交往故事。

2019年4月,散文集《雨夜短文》出版,作者将自己的阅历、感想、智慧浓缩在一篇篇笔调轻松的小篇幅散文里;8月,文集《中国文化课》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作品将余秋雨在喜马拉雅FM上播出的音频课程整理成文,对中国文化的古往今来作出系统梳理。

展开阅读 ▼
家庭成员

妻子:马兰,1962年4月23日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