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中国·当代] 余华

(1960-)

外文名:Yu Hua

籍贯:浙江杭州

职位: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类别:作家

获奖:庄重文文学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主要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世事如烟》《兄弟》《在细雨中呼喊》《现实一种》《战栗》等

主要成就:2018年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08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4年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2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2年庄重文文学奖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山东高唐,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1978年,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3年,英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兄弟》的上下部,该书因极端现实主义的写作,曾在中国引起争议。2008年5月,出版随笔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13年,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并凭借该书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5年,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2018年1月,凭借小说《活着》获得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7月,出版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2021年,出版八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2022年9月,凭借小说《兄弟》获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最佳外语作品奖。2022年,上榜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第39位。

展开阅读 ▼
主要成就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出版时间 名称
1991年 《在细雨中呼喊》
1993年 《活着》
1998年 《许三观卖血记》
2008年 《兄弟》
2013年 《第七天》
2021年 《文城》

中短篇小说集

出版时间 名称
1990年 《十八岁出门远行》
1991年 《偶然事件》
1991年 《世事如烟》
1992年 《河边的错误》
1999年 《黄昏里的男孩》
1999年 《鲜血梅花》
1999年 《现实一种》
2002年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2004年 《战栗》
2004年 《我胆小如鼠》
2018年 《四月三日事件》

随笔集

出版时间 名称
1998年 《我能否相信自己》
2000年 《内心之死》
2000年 《高潮》
2002年 《灵魂饭》
2008年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2008年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2008年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2010年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2013年 《间奏:余华的音乐笔记》
2017年 《文学或者音乐》
2023年 《我的文学白日梦 :余华散文精选》

杂文集

出版时间 名称
2015年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2018年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演讲集

出版时间 名称
2002年 《说话》

综艺节目

播出时间 节目名称 简介
2022-11-10 我在岛屿读书 江苏卫视出品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余华作为“书屋主理人”常驻节目。
2023-6-15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 江苏卫视出品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余华作为“书屋主理人”常驻节目

获奖记录

文学类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2022-9-17 第20届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最佳外语作品奖 兄弟 获奖
2022-1-24 2021年度长篇小说五佳作品 文城 提名
2018 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 获奖
2014 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大奖 第七天 获奖
2008 第1届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兄弟》 获奖
2005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获奖
2004 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 《许三观卖血记》 获奖
2002 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 《往事与刑罚》 获奖
1998 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活着》 获奖
1992 庄重文文学奖 获奖

其他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2010 腾讯星光大典年度最具影响力微博奖 获奖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2004 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获奖

创作特点

苦难意识

余华小说所刻画的苦难世界中,人们在生存困境和精神异化的双重压迫下,呈现出贫困与饥饿、暴力与死亡交织的生存状态。余华一方面通过对贫困与饥饿生存图景的描摹,展现出底层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无法得到保障的状态,深化对苦难的表达,另一方面,通过直面暴力、血腥、死亡的场景,无情地揭露现实的虚伪面具和丑陋伤疤,将苦难渲染到极致。

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犯罪等人为祸乱的描写经常出现在余华的作品中,比如《许三观卖血记》中水灾带来了饥荒之年、《活着》中福贵身边的亲人接连去世、《兄弟》(上)更是写出了文革时期人的精神异化,以及普通老百姓所遭受到的迫害。余华把天灾当作故事的叙述背景或者一种意象来表现,这些自然灾害虽然都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并不是表达的重点,而是意在凸显人性的流露与荒诞的现实。余华小说中塑造的人物除了受到外界天灾人祸带来的摧残外,还要饱尝“精神苦难”的折磨,比如《现实一种》中的两兄弟被复仇的欲望所驱使等,他通过描摹人性的罪恶和人对欲望无止境的追求,呈现出“精神苦难”对人的腐蚀和由此带来的无边的苦难,体现出对人生存境遇一以贯之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类灵魂丑恶角落的反思和批判意识。

宿命现象

宿命以神秘的力量牵引着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生死遭际。余华通过对宿命现象的大量演绎揭露了宿命的渊源和内涵,当人的欲望、罪恶、贫瘠和荒诞成为无以挣脱的命运枷锁时,如何实现对宿命的超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宿命的轮回性和神秘性以及人类被宿命裹挟的绝望感,在余华小说中有比较突出的呈现。从创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以一个未成年人的视角,开启了对“宿命”的首次出逃,再到《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命中注定》《死亡叙述》《偶然事件》《鲜血梅花》等小说作品,都闪现着宿命的神秘色彩。其次,余华的作品中呈现着浓厚的宿命意识,通过人物异化的性格或荒诞的命运得到了充分的演绎。从家庭伦理到社会景观,寓亲情、爱情、友情于一体,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纲常和价值判断,人物往往在某种不可抑制的力量面前屈于被动,走向各自的命途。而余华在创作时也常陷入对常理的质疑,以及对现实虚妄感的一种无力,“眼前的一切都像事先已经安排好,在某种隐藏的力量指使下展开其运动”,而最终导致“必然的因素已不再统治我,偶然的因素则异常活跃起来”,这种偶然因素,其实就是指必然因素指使下展开运动的另一隐藏空间,即神秘的虚幻空间,正如他在《世事如烟》《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所创建的一个虚无缥缈的“烟”镇,这个世界有着自身的规律,体现着命运的主导之势。足以可见,不论是在创作过程中还是作品现象里,余华一直被这种“宿命感”裹挟着。

语言特色

余华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不断从音乐作品中汲取营养,用音乐语言特点来丰富自己的小说创作,从而使自己的小说语言充满了音乐节奏与韵律,句子韵味十足、朗朗上口,这与余华的音乐素养、音乐爱好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我跟在村里几个孩子后面奔跑,脚下是松软的泥土与迎风起舞的青草”,其中的“跑”“草”就是押韵,使语言叙述体现出一种婉转跌宕的回环美。在余华小说中,依稀、迷茫、抖擞、荡漾、软绵绵、乱糟糟、急匆匆、兴致勃勃、气喘吁吁等节奏感强且富有声律美的词语比比皆是。如《爱情故事》中,“男孩此刻不再怒气冲冲……他显得越来越忧心忡忡”,句子中的“冲冲”“忡忡”均是叠音词,怒气冲冲、忧心忡忡平仄相对,体现出一种音律美。话语重复是余华非常偏爱的叙述方式,他从音乐作品中获得了文学创作的灵感,如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一乐与许玉兰的对话中多次使用“我不愿意”来表达一乐的思想情感。话语重复也是余华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心理变化的重要方法,通过重复语言手法的巧妙运用实现语言表达的集中、简练。

余华小说的语言幽默是极端反差中的灰色幽默,是一种零度情感叙述,这种幽默常常能收到出奇制胜的表达效果。首先,余华小说主要通过上下文、情景等展现一种虚化的幽默。如《兄弟》中“他的顾客源源不断,始终是求大于供,而且还有回头客”。如果仅仅从表层含义理解,读者肯定会认为“他”是做生意的,生意兴隆,顾客较多,但是联系上下文以后就会知道: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了林红的屁股,就有人请李光头吃饭,请李光头讲关于林红屁股的故事,从此以后李光头的客户就源源不断。语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与场合、参与者的身份与心态、文本的话题与内容,余华总是通过特定的情景来制造语言幽默。如小说《兄弟》中,“这就叫此处无声胜有声,这可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啊!”这句话的语境是:赵诗人请李光头讲林红屁股的事情,李光头说:“看到林红屁股的时候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这时赵诗人就发出了以上感慨。可见,只有将句子放到真实的语境中,才能理解这种不和谐产生的幽默。此外,余华小说常使用时代语境与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来制造幽默。如《活着》中,队长对“我”说,这块钢铁可以制造三颗炮弹,这三颗炮弹都打向台湾,一颗打到蒋介石的饭桌上,另一颗打到蒋介石的床上。这段话的故事背景是“大炼钢铁”时期家家户户都将家中的铁锅砸了去炼钢铁,通过这段无知可笑的对话显示了时代的荒唐、滑稽。

人物评价

余华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人。他清晰的思想脉络借助着有条不紊的逻辑转换词,曲折但是并不隐晦地表达出来。其次余华具有在小说中施放烟雾弹和在烟雾中捕捉亦鬼亦人的幻影的才能,而且是那么超卓。上述两方面的结合,正如矛盾的统一,构成了他的一批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于是余华便成了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作家莫言评)

余华是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非常重要的作家,也是新时期先锋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等小说以对人性尖锐而冷酷的审视引人注目,在文学观念、审美姿态、叙述方式上对传统文学形态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余华还是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最早真正在文学本体意义上“走出去”的作家,某种意义上,他纠正了西方世界面对中国文学作品时通常只热衷“读中国”而不愿“读文学”的偏颇。(作家出版社社长吴义勤评)

余华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有着“窄如手掌,宽若大地”的伟大作家的胸怀和情怀,有情感,还有一种特别深沉、特别广阔的东西在里面“活着”。(导演孟京辉评)

当所有的中国作家都不正面去面对中国现实的时候,是余华在正面面对。仅此一点,我们所有人对余华都应该保持一种尊敬的态度。(作家阎连科评)

展开阅读 ▼
轶事典故


展开阅读 ▼
人物生平

1960年4月3日中午,出生于浙江省立杭州医院(现为浙江省中医院)。

1962年,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全家迁至海盐县。

1967年至1977年,先后就读于海盐县向阳小学、海盐中学,在此期间他通过海盐县图书馆的书籍、街道上的大字报等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

1977年,参加文革后的首次高考,落榜。

1978年3月,由父母安排进入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当牙科医生。由于向往海盐县文化馆的工作,19岁的余华开始尝试写作。

1979年,赴宁波进修口腔科,期间接触到川端康成的作品,对他的早期创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0年至1982年,除上班外的所有时间几乎都用于阅读和写作。

1983年1月,在《西湖》杂志第1期发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2月,在当时影响较大的《青春》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鸽子,鸽子》,随后借调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

1984年1月,在《北京文学》发表短篇小说《星星》,随后又在该刊发表《竹女》《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等短篇小说,其中《星星》获得当年的《北京文学》奖;5月,在《东海》杂志发表短篇小说《男儿有泪不轻弹》;8月,正式调入海盐县文化馆。

1987年,在《北京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同时又在《收获》杂志发表《四月三日事件》和《一九八六年》,从此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先锋作家中的地位;同年2月,赴北京鲁迅文学院参加文学讲习班的学习。

1988年,发表《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短篇小说作品;同年9月,进入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创作研究生班学习,期间与莫言、刘毅然等同班学习。在鲁迅文学院读书期间,开始广泛接触包括马尔克斯、威廉·福克纳、胡安·鲁尔福等大量现代作家的作品,并陆续创作了一大批先锋式的中短篇小说。

1989年4月,受山东电视台邀请,与刘毅然等作家班同学数人一起穿越西部,沿途考察了新疆、甘肃、青海和西藏等地,为山东电视台撰写《穿越西部》专题片;9月,在《上海文论》发表论文《虚伪的作品》。此外,还在《钟山》《北京文学》《人民文学》等杂志分别发表了《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等一批具有先锋意味的中短篇小说;年底,调入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杂志《烟雨楼》做编辑。

1990年,通过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除读书之外,还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写作。年底,研究生班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到嘉兴继续创作。

1991年,第二部小说集《偶然事件》出版;同年,在《收获》杂志发表个人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

1992年,受聘为浙江文学院合同制作家,聘期约为一年;同年,在《收获》杂志发表长篇小说《活着》,该书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该书后被译为法语、英语、日语、韩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发行。

1993年8月,调离嘉兴市文联,并定居北京,开始职业写作。

1994年,余华的作品陆续以各种语种被广泛译介到其它国家,其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活着》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该书讲述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许三观作为一家之长为生活所迫,一次次卖血,但最后当他想为自己卖一次血来换一顿猪肝吃时,血站却不再接受他的血;同年,发表《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

1997年,应汪晖之约,开始为《读书》杂志创作随笔。

1998年6月,凭借长篇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1999年,应李小林和程永新之约,为《收获》杂志写作音乐随笔;同年,出版随笔集《我能否相信自己》,包括二十三篇阅读和音乐随笔;同年5月,前往美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访问;6月,赴韩国访问。

2000年5月,参加意大利都灵书展,并应德国出版社之邀在奥地利和德国进行巡回朗读会;5月30日,中文在线网站成立,以作品入股,加盟网络新文化运动;10月,应韩国民族文学作家会议邀请,访问韩国;同年,华艺出版社出版了余华的随笔集《内心之死》和《高潮》。

2001年,参加澳大利亚悉尼文学节和爱尔兰都柏林作家节。

2002年,英文版小说集《往事与刑罚》获得澳大利亚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发的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9月,赴德国参加柏林文学节活动;11月,赴上海参加巴金99周岁和《收获》杂志45周年庆祝活动。

2003年,兰登书屋推出的英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8月,赴美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在三十所美国著名学府进行巡回演讲。

2004年2月,应邀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开设关于鲁迅的文学讲座;3月,前往巴黎参加第二十四届法国书展,期间法国文化部长授予余华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8月,推出长篇小说《兄弟》的上部,该小说讲述了小镇重组家庭中的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同年,获得第四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2006年3月,推出小说《兄弟》的下半部,因为该书极端现实主义的写作,曾在中国引起巨大的争议,并因“趣味低下”落选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5月,出版《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等随笔集;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第一届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2010年5月,参加耶路撒冷国际文学节;12月,获得腾讯星光大典年度最具影响力微博奖项;同年,出版散文随笔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2013年6月,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该书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9月,出版关于音乐的随笔集《间奏:余华的音乐笔记》。

2014年,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同年4月,凭借小说《第七天》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大奖。

2015年1月,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该书的大部分文章为即兴创作。

2018年1月,凭借小说《活着》获得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7月,通过译林出版社出版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该书讲述了余华的生活体验和创作心得。

2019年,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21年2月,出版八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该书以清末民初为时代背景,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等各色人物的颠沛起伏。9月19日,参演的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中国上映;12月16日,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2年4月,海盐县特聘请余华担任海盐县文化大使;9月17日,凭借长篇小说《兄弟》获得第20届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最佳外语作品奖;10月12日,余华的《文城》获得第五届施耐庵文学奖;11月10日,受邀作为“书屋主理人”参加的今日头条APP与江苏卫视联合出品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开播。

2022年,余华上榜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第39位。

2023年,余华担任首届漓江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这也是他首次担任文学奖的评委。6月15日,参加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播出。

展开阅读 ▼
家庭成员

余华出生于浙江省立杭州医院,他的父亲华自治是一位山东人,部队转业后在浙江省防疫大队工作。他的母亲余佩文则是绍兴人,是当时浙江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余华还有一位哥哥名叫华旭。

1985年3月,26岁的余华与当时的海盐县文化馆文秘干部潘银春结婚。

1991年8月,两人离婚。

1992年,与作家班同学陈虹结婚,余华认为陈虹对自己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993年8月27日,儿子余海果出生。

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