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

[中国] 人皇

别名:恺胡洮、人皇氏

外文名:Ren Huang


人皇氏:简称“人皇”,是中国历史人物。在远古时代,“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氏,用来称呼帝王贵族等。盘古后裔中,三皇是最早的三位神祇,也许“三皇”称谓仅是一种传说,但是,这些人物,都是中国原始社会时期,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天皇氏是地皇氏之父,人皇氏之祖父。《春秋纬命历序》:“人皇出暘谷,分九河。”

传说人皇氏是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古代中国部落首领,古越族,前6084-前4724年在位,据说定都在良渚古城(今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徐整《三五历纪》载:天皇、地皇、人皇;中国民间神话后来又把三皇都具体为一个古代部落首领。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人皇氏的具体人物太多了,这在后世所作的文献里,增补了众多位上古部落首领赋与人皇称号,形成了新“三皇”的诞生。

主要成就

人皇氏时代

《路史》:“(人皇兄弟九人)别居一方,因是区理,是以后世谓‘居方氏’。”《补三皇本纪》“(人皇)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

“居方氏”在字面上就是“居住在方形都城里的人氏”之意。以上引文表明,人皇时代是一个城镇时代。而中国田野考古资料表明,中国方形城址出现的年代在良渚文化时代(前9684-前4664年),良渚文化时代就是城镇时代。

因此判断人皇生活在良渚文化时代,距今8102-6742年前。

展开阅读 ▼
轶事典故

人皇氏来历

《帝王世纪》:“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史记·秦始皇本纪》:从引文看,人皇氏是天地开辟以后最早的三位帝王之一。罗泌《路史》:“人皇氏没,矩神次之,出于长淮。”《路史》:“皇覃氏,一曰离光氏,锐头、日角,驾六凤皇,出地衡。在而不治,官天地府。”古籍中记载通姓氏“出地衡”,学者推测他的通知重心应该是在南方。通姓氏退位后传位有巢氏。

“人皇氏”是由人皇引伸而来。“人皇氏”作为一个名词,它和“人皇”一词含义有所不同。“人皇氏”是指具体一位帝王,其个人资料已如上列。“人皇”一词则有两重含义:其一,指“三才”之一。“三才”就是“三在”,“在”指客观存在物;“三在”就是天、地、人。“人(皇)”是从静态角度看“盖天”宇宙模型时所见到的第三样事物;若从动态角度看,即从天地人的起源、演化过程来看,存在着先有太极,次生天地,天地交而生人物的世界生成次序,古人将此生成次序概括为“天一、地二、人三”。这一世界演化次序也称为“皇化”,而“人三”就是皇化世界形成的第三个步骤。因此,“人皇”是指世界三大组分之一,也指世界生成的第三步骤。简言之,“人皇”首先不是指一个具体的人,但相当于一个“座位”,可以让帝王们轮流坐上去。比如,《尚书大传》把伏羲氏放到“人皇”座位上,而《三坟》把神农氏放到“人皇”座位上,道教文献则把燧人氏放到“人皇”座位上,等等。本词条所指的“人皇”,是地皇之子,姓恺,名胡洮,字文生,别号“居方氏”。其二,指“人皇氏”。此时,“人皇”被视为“人皇氏”的简化说法。

相关记载

姓恺,名胡洮,字文生;别号居方氏;地皇氏之子;是中国上古神话时期的君主,三皇之三,地皇之后,人皇兴起,兄弟九人,分管九州,经历一百五十世,共在位一万五千六百年。有人说人皇氏即泰皇。以土德王天下。人皇氏没,矩神次之,出于长淮。——罗泌《路史》

展开阅读 ▼
家庭成员

姓氏渊源

“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居方氏”,这些号、名、姓,有推测是苍颉发明汉字以后,人们用汉字追名那位先王的结果。三皇时代无书契,这一点,文献有记载,如《尚书纬》:“三皇无文字。”人皇“姓恺,字文生”的记载存在问题。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帝王世纪》:“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拾遗记》卷一:“昔者,人皇蛇身九首,肇自开辟,于时日月重轮,山明海静。”

《论衡》:“天地开辟,人皇以来,……女娲已前,齿为人者,人皇最先。”

从以上引文看,人皇氏是天地开辟以后最早的三位帝皇之一。

地理

《春秋命历序》:“人皇出暘谷,分九河”。

上述引文中的“暘谷”即《尧典》所言羲仲所宅之地,也即日出之地。

从田野考古角度看,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人烟稀少,在山东良渚文化(前6084-前4724年)初期,突然出现繁荣景象,那里的人们过的是“饭稻鱼羹”的生活,因此判断人皇之位在古东海之滨,山东沿海最大的良渚文化遗址————两城镇遗址很可能是人皇居住地兼治所。

人皇把治所设在海边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他可以通过海路与良渚古城保持联系。

两城镇应是人皇陪都所在,良渚古城则应是人皇正都。

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