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中国·当代] 林清玄

(1953-2019)

别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

外文名:Lin Qingxuan

籍贯:台湾高雄

类别:散文家,作家

主要作品:《菩提十书》《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身心安顿》

主要成就:1979年《中国时报》文学奖;1985年国家文艺奖


林清玄(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旗山镇。代表作品《菩提十书》《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身心安顿》等。

展开阅读 ▼
主要成就

散文集

中文名 出版年 出版社
《莲花开落》 1974 台湾胜夫书局
《稚鸟啼》 1975
《蝴螺无须》 1978 台北皇冠出版社
《冷月钟笛》 1979 皇冠出版社
《温一壶月光下酒》 1981 台北九歌出版社
《鸢香炉》 1983 九歌出版社
《金色印象》 1984 台湾自立晚报社
《白雪少年》 九歌出版社
《迷路的云》 1985 九歌出版社
《玫瑰海岸》 九歌出版社
《紫色菩提》 1986 九歌出版社
《凤眼菩提》 1987 九歌出版社
《如意菩提》 1988 九歌出版社
《红尘菩提》 1990 九歌出版社
《随喜菩提》 1991 九歌出版社
《烦恼平息》 1992 洪建全基金会
《欢喜自在》
《有情菩提》 九歌出版社
《清音五弦》 2003 九洲出版社
《感性的蝴蝶》 2004 中国盲文出版社
《在云上》 2006 河北教育出版社
《林泉》
《玄想》
《心的菩提》 2007
《情的菩提》
《平常茶非常道》 2008 河北教育出版社
《心美,一切皆美》 2010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境明,千里皆明》 九歌出版社
《情深,万象皆深》 2012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清欢玄想》 2014 河北教育出版社
《心外无物,随遇而安》 2015 线装书局
《气清景明,繁花盛开》 2016 作家出版社
《心有欢喜过生活》 长江文艺出版社

杂文集

中文名 出版年 出版社
《文化阵痛》 1984 时报出版社

报告文学集

中文名 出版年 出版社
《长在手上的刀》 1978 时报出版社
《乡事》 1979 东大出版社
《在刀口上》 1982 时报出版社
《宇宙的游子》 1984 时报出版社

小说散文集

中文名 出版年 出版社
《山中传奇》 1979 四季出版社

评论集

中文名 出版年 出版社
《维鸟啼》 1978 德馨室出版杜
《在暗夜中迎曦》 1980 时报出版社
《难遣人间未了情》 1980 时报出版社
《谁来吹醒文化》 1982 时报出版社
《处女的号角》 1984 时报出版社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1985 国家文艺奖 获奖
1979 《中国时报》文学奖 获奖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佛教思想

林清玄以佛家的眼光审视世俗社会,思考现实人生,因而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佛学智慧。他的佛学智慧不完全等同于佛教哲学,它是林清玄对佛教哲学的通俗化阐释,是自己对佛教哲学的独特理解与感悟。他往往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自己切身的生命体验去感悟佛法,从人情练达中体会佛教义理,从人格完善中体验佛学意蕴,将佛学智慧与人文理想巧妙结合,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入世情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把学佛与认识人生相联系,这明显融进了儒家的“心性”理论。。

人文思想

林清玄借对“佛性”的探讨针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进行探讨,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这种人文色彩主要体现为儒家的人格修养理论,林清玄是从“人格”的角度探讨“人性”,他希望借助“佛性”来重建理想“人格”,恢复传统文化中久违了的“人性”,以此达到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的理想。在创作中,林清玄的佛理散文以佛学作底蕴,融合了儒家的人格修养理论,将佛学智慧与人文精妙结合,达到了佛学理念与人文理想的和谐统一。

生命哲学

林清玄是一位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他的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护生”观念中。“护生”不仅仅是保护生命,它更是对生命的珍惜、对大自然的敬畏。林清玄还由此进一步发展到关注生命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他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世间所有众生,卫护他们的生命,救拔他们的苦难。林清玄的这种生命体验不是纯理论性的,而是有着切身感受的,在他的作品中,从他满带劝谕性的人生体验中能深切地感受到林清玄的生命意识,支配着这种情感的就是他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人生哲学

林清玄反对那种关于前世、来世的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强调今生的意义,强调现世的价值。这就是禅宗“活在当下”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实际上是以超然的心态对待世俗生活,努力从当下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体悟,明心见性。林清玄充分把握住了禅宗“活在当下”的人生哲学,并对它进行了创造性发挥。实际上,林清玄从这种人生哲学中更看到了一种直面现实的勇气,这对那些遭遇挫折的人具有极大的鼓舞力。林清玄总是以此来鼓励那些处在人生低潮中的人们,希望他们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放眼未来,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反思都市文明

林清玄总是以“乡下人”的眼光来审视都市文明,从“人性”的角度对都市文明展开反思。从都市文明中,他看到的是人性的堕落和人情的淡薄,批判的是都市人的追名逐利和骄奢淫欲,思考的是都市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都市文明让他失望,他于是将目光投向故乡,通过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这样,他的文学世界就和沈从文一样,形成了都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二元对立。他的作品经常在这种二元架构中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反思,从而显示出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林清玄站在民族的高度来审视都市文明,对民族的发展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艺术手法

立意手法

林清玄的散文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正如他曾说过文章要“向内探索,向外追寻”。他的散文创作通常起源于平常之物,在优化文字语言的同时,意蕴也会得到系统性展现,透露出生命的玄机,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怦然心动的感受。例如,在《黄昏菩提》一文中,“从有蚂蚁窝的菩提树荫走到阳光浪漫的黄昏,我深深地震动了,觉得在乡村生活的人是生命的自然,而在都市里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温柔的心情,一些经过污染还能沉静的智慧”,展现了作者由菩提联想到生命及心情的智慧。立意也从一个场景而幻化到另一个场景,使散文中有了十分玄妙的哲理体现。

语言艺术

林清玄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语言形式灵活,在艺术传达过程中具有非常浓厚的意境特点。例如,在《家家有明月清风》中,其对人生幸福的来源进行了描述,“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这段文字描述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艺术形式,使幸福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充分展现。又如,在《姑婆叶的繁华》中,他认为意境并不是特别存在的内容,且生命中的繁华也没有特定的意义,是指人们带着心情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秘密,其所描述的内容为“境界不是在什么特别的地方……都来自化平常为神奇之这种繁华吧”,通过这种典雅性的艺术描写,传达文章蕴含的心境、意境,充分展现散文的语言特点。

此外,林清玄的散文语言还以清新幽默的禅语助长。一般来说,幽默性的语言形式只有在活泼的环境下,才可以展现语言的风趣特点,而在林清玄笔下,语言在慢条斯理的述说中尽显风趣幽默,还带有禅语淡雅清香的特点。例如,《煮雪》有这样一段描述“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这其中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趣。”从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林清玄的语言就像清新的风,充满了感性和厚度,使作品的语言含蓄有力。通过这些灵动的文字和洞悉觉察的体悟,使作者的人生历程得到极值化体现,使文章语言达到了温馨、善美的效果。

人物形象

因为林清玄要在散文体现出一种宗教情怀中的道德观念,展现出佛学慈悲仁爱、普度众生的特点,散发出浓浓的平民情怀及平等意识,所以,他在散文中多描绘社会底层人物,如小职员、流浪者等。如《有风格的小偷》就讲述了林清玄无心写了一篇关于一个小偷被警察抓到以后,述说偷东西手法和风格的评论性报道,竟使一个小偷在二十年后走向了光明的故事;《天下第一》通过一个年轻人学艺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调和身心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事事逞强,不服输,与人争高低。

人物评价

林清玄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把自己的宗教体会和文学相融合,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用优美的语言谈论佛教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佛教的亲密关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佛教美学。(中国台湾作家张晓风评)

(林清玄)文如流水,语似冬阳。(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释星云评)

展开阅读 ▼
轶事典故


展开阅读 ▼
人物生平

1953年2月26日,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县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八岁时,立志要成为作家,也自此养成了一生读书的习惯。

1967年起,住在台南,并在傍海的瀛海中学就读,一边求学一边写作,以投稿赚取生活费,坚持每天写一千字。

1970年,正式在报纸上发表《行游札记十帖》,引起关注,确立了当作家的志向。

1971年,高中毕业。

1972年,考入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现世新大学)电影系,到台北学习,受教于宋存寿、丁善玺、陈耀圻等导演,创办《电影学报》并任社长,创办《奔流》杂志任总编辑,创办《新闻人周报》任总主笔。

1973年,出版了第一本书《阳园已唱千千遍》。

1974年,出版第二本书《莲花开落》。

1975年,出版散文集《稚鸟啼》。

1976年,大学毕业。

1976-1978年,服兵役两年。

1978年,选择到《中国时报》(海外版)任记者、主任、撰述、主笔、总编。

1978年,离开报社后,进入台湾中华电视台任企划部主管,主持电视台《生活笔记》节目,并主持中国广播公司的带状节目《林清玄时间》。

1979年,获得《中国时报》文学奖。

1981年,散文集《温一壶月光下酒》在中国台湾出版。

1985年,因厌倦了传播界的工作而辞职,去大溪山上闭关,打算写一些对佛经的真实体会的东西;同年,获得国家文艺奖。

1988年,下山,开始写作“菩提系列”和“现代佛典系列”,并四处演讲。

1990年,出版散文集《红尘菩提》。

1995-1996年,再次闭关,准备有声书系列的出版。

1998年,推出有声书《打开心内的门窗》。

1999年,散文集《温一壶月光下酒》在中国大陆出版。

2000年,推出有声书《走向光明的所在》,再度热销。

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国大陆出版。

2014年,散文集《清欢玄想》在中国大陆出版。

2016年,散文集《心有欢喜过生活》在中国大陆出版。

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死,在台湾去世。

展开阅读 ▼
家庭成员

1979年,林清玄与陈彩鸾结婚,后离婚。

1997年,林清玄和方淳珍结婚。

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