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鲍叔牙荐管仲(管鲍之交)

来源/Src: 中国上下五千年 > 第三章 春秋战国
作者/Au: [中国] 曹余章
字数: 1791字
原文

鲍叔牙荐管仲(管鲍之交)

周平王在公元前770年把国都迁到洛邑。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256年周被秦消灭为止,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两个时代,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叫做春秋,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56年叫做战国。东周是个动荡的时期,周天子一天天丧失了权势和威力,称霸的诸侯国的权力大于天子。到后来周天子的国土只相当于一个很小的诸侯国了。

春秋初期,齐(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是个大诸侯。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齐桓(huán)公在位。齐桓公即位七年后就开始称霸。他得力于管仲。管仲又叫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治理国家的本事很大。齐桓公任命他为相国以后,齐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可是以前管仲却是齐桓公的死敌。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就不能不归功于鲍叔牙了。

原先,齐国的国君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残暴荒唐,连他的两个兄弟都逃到别国去了。这两个兄弟是两个母亲生的。一个叫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的姥姥家。一个叫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逃到了莒(jǔ)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的姥姥家。公子纠的师傅是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是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分别在当纠、小白公子的师傅以前,合伙做过买卖。鲍叔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少。赚了钱呢,管仲倒多拿一份。伙计不服,鲍叔牙说:“管仲家里难,等着钱用,多分点给他我乐意。”他们俩也一块儿打过仗。冲锋时,管仲跟在鲍叔牙后头,退兵时,管仲跑在鲍叔牙前头。人家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分辩说,管仲不贪生,不怕死,他的母亲老了,多病,不能不奉养母亲,还说:“他的勇敢天下少有。”管仲听了这些话就对人说:“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人杀死了。第二年春天,齐国的大臣派使者迎接公子纠回去做国君。鲁国的国君鲁庄公亲自派兵护送。管仲怕小白抢在前头,就带着几十辆兵车赶紧走。走到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听人说公子小白已经跑在头里了。管仲使劲地追,追了三十多里路才追上。管仲瞧见公子小白坐在车里,也不多说,偷偷地拿起弓箭,对准了公子小白,“嗖”地一箭射过去。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子里。管仲一看,小白死了,急急忙忙带着人马逃跑。他想公子小白已经被射死,公子纠的君位稳坐了。

谁知道公子小白并没有死,只是咬破舌头,弄得满口的鲜血装死。鲍叔牙护着小白抄小道赶到都城临淄(zī),可是公子纠年龄比公子小白大,照理应该立公子纠。鲍叔牙硬是说服了大臣们,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任命鲍叔牙做宰(最高助手),鲍叔牙推辞不做,说管仲才可以当这个官。

不久,鲁国的兵马送公子纠回到了齐国地界。齐国的鲍叔牙立即请齐桓公发兵抵抗,结果鲁庄公吃了败仗,又把公子纠和管仲带回鲁国。不料齐国的追兵追上门来打。鲁庄公没有法子,逼死了公子纠,拿住管仲。鲍叔牙关照齐国的使者对鲁庄公说:管仲射过齐桓公,齐桓公要报一箭之仇,亲手杀了他。鲁庄公只好把管仲装上囚车,押回齐国。管仲明白,自己能活着回去,全是鲍叔牙的主意。原来鲍叔牙要举荐管仲帮助齐桓公治理齐国,怕鲁国先杀管仲。等到管仲一回到齐国,鲍叔牙就亲自到城外迎接。

接着,鲍叔牙大力把管仲保举给齐桓公。齐桓公说:“他拿箭射我,要我的命,你还叫我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师傅,管仲自然冒死帮着公子纠啦。管仲的本领比我强十倍。主公要是用他,他准能给您立大功。”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立即拜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当相国以后,发挥他的政治才能,大力实行改革,使齐国的国力迅速增强。七年后,齐桓公就称霸四方,不久齐桓公就成了春秋第一霸。他尊称管仲为仲父。鲍叔牙则一心为齐国着想,甘居管仲之下,历史上传为美谈。

附:

齐桓公——姜小白

齐桓公(?-前643)是春秋时期最早的诸侯盟主。他任用管仲为卿,推行政治、军事、经济之改革,首倡“尊王攘夷”,遂使地濒东海的齐成为泱泱大国。齐桓公曾北伐山戎以救燕,平定狄乱以存邢、卫,解王室之祸而定周襄王之位。特别是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八国军队,征伐南方之“楚蛮”,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迫楚订盟,阻其北进,奠下了霸主的地位。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死于公元前643年。

深明大义的鲍叔牙

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大夫。此人因“辅君”、“让相”而彪炳史册,至今为人们所传诵。齐桓公成为国君后,要把宰相的位子留给鲍叔牙,他却辞谢相位而不受,举荐了管仲。鲍叔牙的人品与治国之才是人们共知的,其德、才、功,无人能与之相比。鲁国的施伯称鲍叔牙是仁人,管仲则称他为君子。

贤相管仲

管仲,名吾夷,字仲。齐桓公不计前嫌,任命管仲为上卿,尊称他为“仲父”。管仲十分感动,尽心竭力辅助齐国。他改革旧制,发展生产;按土地好坏,征收赋税;采矿、晒盐业收归官管;并严令各级官吏举荐贤才。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打败了戎狄,存邢救卫,安定了王室的内乱。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八国大军征伐楚国,遏制了楚国向中原地区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