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井冈山
南昌起义成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独立领导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闹革命就要有自己的地盘,于是,开辟革命根据地逐渐成为革命活动中必须要考虑和筹划的一件大事。
江西永新县西面的三湾村,四周群山环抱,显得十分宁静。村头的枫树,高大挺拔,在秋阳照耀下熠熠生辉。1927年9月29日,这里的人们看到了一支不到七百人的队伍,衣衫破旧,士气不振,大部分士兵神情沮丧。
这就是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余部。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等领导举行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军在攻占湖南醴陵,攻打湖南浏阳、江西铜鼓的过程中,由于敌强我弱,遭到了严重损失。毛泽东依据客观形势,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把各路起义军召集到湖南文家市。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前委会议,研究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提出部队应转移到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经过激烈争论,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主张。随后,工农革命军逐步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在转移途中,工农革命军虽多次击退了沿途反动武装的袭击,但由于长途跋涉,粮食不足,缺医少药,部队减员甚多,军中弥漫着一股消极情绪。少数人经不起考验,认为失败已成定局,悲观动摇,有的不辞而别,有的背叛革命。一些人又产生了急躁情绪,主张与敌人硬拼。军官与士兵的关系也出现了不和谐迹象,军纪开始松弛,影响了战斗力。加上党的组织不健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没有确立,没有形成坚强的组织核心,无法开展有力的工作。部队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这时,根据江西省委的介绍,毛泽东和前委派人与宁冈县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
当晚,前委在一间名叫“协盛和”的杂货铺里召开会议,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部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状况,提出了改编部队的主张。会议首次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此外,在部队中广泛推行民主主义,在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士兵的权益,从而使官兵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整编部队,把秋收起义中严重减员的一个师,整编为一个团,番号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历史上称这次改编为“三湾改编”。
三湾的南面不远处是宁冈县境。此县为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所设,原名永宁县,1914年改名为宁冈。统治者取这样的县名,正好说明对官府来说,这里从来也没有安宁过。它历来是被压迫的农民结义而聚的场所。民国以来,朱聋子的义军出没其间,后来,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袁文才又相继而起。毛泽东清楚,历来的绿林豪强是格外戒备外来力量的,要想在这一带活动或者立足,必须取得井冈山地区的农民自卫军首领袁文才、王佐的信任。因此,工农革命军到达三湾时,毛泽东即派人通过宁冈县委送信与袁文才联系。此时,袁文才正率领队伍在砻市一带活动,突然听说来了近千人的部队向自己的地盘靠近,一时摸不清底细,立即撤回茅坪,严加防范。接到毛泽东的信后,袁文才即召集头领们商议对策。当时,任农民自卫军司书的陈慕平,曾在广州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班受训,他听到信的落款是毛泽东,便兴奋地告诉众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前不久的秋收起义就是他领导的。袁文才对毛泽东来信的诚意虽是将信将疑,但听陈慕平介绍后心中又有了仰慕之意,于是略加思考后说,应当迎接毛泽东的部队上山。并派陈慕平、龙超清、龙国恩一同到三湾与毛泽东接头。
毛泽东会见了陈慕平等三人,说明了工农革命军的来意,希望袁文才与之合作,共同开展革命斗争。并表示愿意会见袁文才。之后,毛泽东还送了他们每人一支马枪。
三湾会见后,毛泽东决定部队移驻宁冈古城。
10月6日,毛泽东与新任团长陈皓来到大仓村与袁文才会见,并进行了亲切的谈话。毛泽东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和革命发展前途,鼓励袁文才扩大和巩固部队,坚持革命斗争,并希望他做好王佐的工作。因袁部人多枪少,毛泽东决定送给他一百多支步枪。经过与毛泽东面谈后,袁文才的疑虑解除了,他立即拿出近千块银元送给工农革命军,并表示要积极帮助筹集军粮和安置伤病员。袁文才欢迎工农革命军进驻到他的防地井冈山北麓的茅坪。
茅坪是个东西狭长的村子,有六十多户人家。它的东南面有条小河,淙淙流水,终年不断;北边是一片山林,松柏丛生,四季葱郁。10月7日,工农革命军一部到达茅坪,建立了留守处和后方医院。袁文才带领农民自卫军和当地群众,热情欢迎,腾房子、送粮食、担木柴,像接待亲人一样。
毛泽东一直在寻求部队的立足之处。经过广泛、深入的了解,他发现湖南江西边界的宁冈、酃县、遂川、永新交界的井冈山,既适合弱小部队保存自己,又适合开展游击战争。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多崇山峻岭,且森林茂密,进可攻,退可守;离大城市较远,是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而革命的一举一动又可能影响到湖南、江西两省,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意义。同时,这里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是积草囤粮、聚集革命力量的好地方。
与此同时,毛泽东又想去湖南南部、广东北部一带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会合。到底是去湘南,还是上井冈山?毛泽东在反复比较、权衡后,于10月中旬率工农革命军由宁冈进入湖南的酃县,当抵达一个叫水口的地方时,从国民党报纸上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已在广东潮汕地区遭到失败。毛泽东认为再继续南下已无必要,便当机立断,把队伍带回到井冈山。10月24日,毛泽东率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脚下的黄坳,之后,在王佐部队的协助下进驻茨坪和大小五井。
在井冈山,毛泽东率领部队把袁文才、王佐的旧式武装改造成工农革命军的一部分,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余部会师并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此后很长时间,工农红军被称为朱毛红军),建立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分田分地开展土地革命,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