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两将军“兵谏”蒋介石

来源/Src: 中国上下五千年 > 第十二章 民国
作者/Au: [中国] 曹余章
字数: 1622字
原文

两将军“兵谏”蒋介石

1936年12月12日,古城西安突然曝出了一个惊天大新闻:当时中国的最高统帅蒋介石被扣押起来了!做这事的竟然是他手下的两员大将:东北军将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总司令由蒋介石亲任)张学良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

张、杨两将军扣押蒋介石的目的是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不停步地向中国进攻,企图独占中国。国民党统治者一面倾全力“围剿”长征中的工农红军,一面仍然对日本侵略者节节退让,到1935年12月,日本侵略者开始实行华北特殊化,整个华北危在旦夕。全副武装的民族敌人深入国土,激起了全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热潮。一些爱国的国民党将士也都深感有责任守卫国土,张学良、杨虎城就是其中的代表。尤其是张学良,东北的丢失、东北乡亲的流亡之苦让他痛心疾首。他曾多次力劝蒋介石停止打内战、与共产党一起枪口一致对准日本侵略者,但都遭到拒绝。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来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率领全部军队开赴陕北前线“剿共”。张学良、杨虎城连续几天向蒋介石反复进谏,却遭到蒋介石的严厉训斥。12月7日下午,张学良到蒋介石所住的临潼华清池,再次向他痛陈利害。两人争论了两三个小时,张学良讲得声泪俱下,蒋介石仍不为所动,最后干脆把桌子一拍,厉声说:“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变!”

12月9日,中国共产党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特务军警开枪打伤一名小学生,群众非常激愤,决定到临潼直接向蒋介石请愿示威。蒋介石强令张学良制止学生运动,必要时可以向学生开枪。张学良接到命令后,赶上游行队伍,极力劝说学生回去。东北大学的学生却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呐喊“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张学良也为学生的爱国热情所感,向大家表示一周内必以实际行动答复学生要求。

当晚,张学良找到蒋介石,再次劝蒋介石抗日,并要求蒋介石放过学生,但是蒋介石怒称:“对这批学生,除了拿机关枪打以外,是没有办法的。”张学良听后大怒,反问道:“机关枪不打日本人反而去打爱国学生?”两人再次大吵。

盛怒之下的张学良与杨虎城商议,决定发动兵谏。两人商定,12日早晨6点,在西安、临潼两处同时行动,兵变指挥部就设在杨虎城的新城公馆。张学良的东北军负责捉蒋,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负责解决在西安的蒋系部队、控制机场等地。

12日凌晨,东北军一部迅速行动包围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十七路军同时行动,控制西安全城,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要员。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通电,说明发动“兵谏”的原因,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

这一事件当天便传遍西安,并迅速传遍全国、传至世界,令中外震惊,史称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张学良立刻致电中共中央,希望听取中共的意见。中共中央在弄清情况并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如果把南京置于同西安敌对的地位,有可能造成对中华民族极端危险的新的大规模内战;现在仍有可能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而为结束内战、一致抗日创造条件。因此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等人在17日到达西安。南京方面在了解张学良、杨虎城和中国共产党都无意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这次事变的态度后,于22日派宋子文、宋美龄兄妹到西安谈判。周恩来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参加谈判。经过两天商谈,宋美龄等做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战发动”等项承诺。24日晚上,周恩来在宋氏兄妹的陪同下去见蒋介石,蒋介石当面向周恩来表示“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国共关系取得了迅速发展。毛泽东当时就说:“西安事变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没有西安事变,转变时期也许会延长,因为一定要有一种力量来逼着他转变。”

可惜的是,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没有通知周恩来,便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回归南京。他一到南京,就立刻被蒋介石扣留了。此后,张学良就被软禁起来,这一禁就是几十年,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逐渐恢复了人身自由。2001年10月,年逾百岁的张学良病逝于美国檀香山。

杨虎城将军的遭遇则更惨。西安事变后,他被蒋介石逼令辞职,“出洋考察”。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回国,随即被国民党政府拘留,过了长达十二年的囚禁生活,并于1949年9月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终年五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