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卢沟桥事变

来源/Src: 中国上下五千年 > 第十二章 民国
作者/Au: [中国] 曹余章
字数: 1318字
原文

卢沟桥事变

虽然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将用武矛头从共产党转向日本侵略者,但却丝毫未能遏制日本侵吞中国的野心。从1937年5月起,日军在丰庄、卢沟桥一带频繁地进行实弹演习。五六月间,驻华日军司令部已在策划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1937年7月7日下午,一个中队的日军又到卢沟桥附近以北地区集结,准备晚上举行实弹演习。那么,日军为什么频频到卢沟桥附近举行实弹演习呢?

原来,当时华北已经基本被日军控制,只有北平还在中国军队手中,但也已经是三面受敌。位于北平西南面的宛平城,成为北平通往内地的唯一门户,从城西门外卢沟桥经过的铁路,也成为出入北平的生命线。对日军来说,占领卢沟桥,北平就变成一座孤立的死城,就能进而实现全面控制中国华北地区的邪恶目的。所以,日军频繁地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实弹演习,企图制造摩擦,挑起战端。

驻守宛平城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几个月来,守军一直密切监视着日军在卢沟桥附近的行动,坚决抵制日军的各种挑衅行为。

这天晚上7点30分左右,城外日军已经开始进行夜间演习。他们的演习内容是:从龙王庙附近到东面的大瓦窑,向“敌人”的主要阵地前进,利用夜幕接近“敌人”,于黎明时进行突击。龙王庙和大瓦窑分别位于宛平城西北和东北方向,三地之间分别相隔只有千米之遥,而且龙王庙有中国军队驻守。日军的夜间演习地点离我军这么近,明显带有挑衅性质。天完全黑下来后,日军开始从宛平城西北方的龙王庙向东北方的大瓦窑运动,向假想敌进攻。

大约到了晚上10点40分,突然,从宛平城东北日军演习位置传来一阵枪声。听到枪声,守城官兵马上提高警惕,加强了戒备。此时,日军停止演习,派人到城门前,声称集合队伍后发现一名士兵失踪,还说听到来自守城军队的枪声,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中国守城官兵当即严词拒绝了日军这一无理要求。夜间宛平城门早已关闭,日军在城外演习,怎么可能有人入城并失踪呢?经检查,我守军士兵无人开过枪,每人所带子弹一枚不少;经搜索,也没在城内发现所谓的“失踪”日军的踪迹。事后,日军自己也证实,日军集合部队二十分钟后,所谓“失踪”的士兵已经归队。

日军要求遭到拒绝,继续蓄意扩大事态,仍佯称该士兵没有找到,并增派军队赶赴宛平城外,做好战斗准备。8日凌晨,当双方交涉还在进行时,日军就向驻防卢沟桥地区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县城,挑起了蓄谋已久的战争。面对日军的进攻,二十九军士兵奋起抵抗,坚决回击日军的武力侵犯!

8日,日军凭借优势兵力和大炮、坦克等装备,多次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起猛烈进攻。第二十九军装备很差,全军只有十几门野炮和过山炮,重机枪不过百挺,轻机枪每连仅有两挺。士兵手中的枪多为汉阳造步枪和毛瑟枪,还有部分土枪,并且缺少弹药。由于步枪没有刺刀,士兵们人手配备一把镔铁大刀。守城部队只有一个营,重武器更少。虽然装备落后,守军将士们还是抱定至死不退让一寸土地的决心,顽强抵抗。在之后数日的战斗中,该营与前来增援的二十九军其他部队,同日军数次交战,奋勇拒敌。终因整个战场失利,中国军队于30日晚撤退到长辛店一带。

卢沟桥的枪声震醒了全中国人民,激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爱国热情。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向全国发表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各阶层爱国群众也纷纷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7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做好开赴前线的准备。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决定向华北增兵,扩大侵略战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开始。